新闻动态

新中国的第一元帅、大将、上将、中将和少将,分别是谁?_军功_授衔_徐立清

新中国成立以后,为了表彰过去在革命战争年代,为我党革命事业出死入生的英雄们,我军于55年秋天,举行了军史上首次授衔仪式,其中元帅是最高军衔,开国元帅之下是开国将军,这些人就是我们熟知的开国将帅了。

55年授衔是个很复杂的工程,牵涉到“山头”、资历、军功、革命贡献、政治表现等许多因素。除此之外,在开国将帅中还是有排名的,这一点在元帅和大将当中,表现得非常明显,大将之下的开国将军,当然也是有排名的,只是不太明显。

那么新中国的第一元帅、大将、上将、中将和少将,分别是谁呢?我们接着往下看。

第一元帅:朱德

朱德在我军的地位有多高,不用多说。革命战争年代,他长期担任我军的总司令,是“朱毛红军”的开创者。南昌起义失败后,部队仅剩2000多人,一路上还不断有人离开队伍,在整个队伍只剩800多人时,朱老总发表了重要演说,号召所有有革命理想的人,都不要再离开了,都跟着他走。

展开剩余77%

朱老总的演说,感染了许多人,大家都留了下来。朱老总带着这800多人,一路转战到了井冈山,和毛主席领导的红军,实现了伟大的“井冈山会师”,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珍贵的火种。再往后,朱老总相继担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、八路军总指挥、解放军总司令等要职。建国后,他成为排名第一的开国元帅,可谓实至名归。

第一大将:粟裕

说起粟裕大将,人们总是和军功、或者军功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,确实,粟裕战功赫赫,他也是凭借着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的巨大军功,成为了开国第一大将。特别是在孟良崮战役中,他率部歼灭敌军第一王牌部队整编74师,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在淮海战役中,他是战役总指挥之一,此役消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,他功不可没。

稍微有点遗憾的是,粟裕在红军时期的职位不高,军功也不足,没有在那段时期积累足够的战功,也没有在中央红军主力军团担任军团长或者副军团长,要不然或许能跻身开国元帅序列,但凭借解放战争中的军功,他足以成为开国第一大将。

第一上将:萧克

说起萧克,许多人都为之惋惜,红军时期当过红六军团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,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120师副师长,这任职经历别说大将了,就是元帅也够了。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军功略显不足,于是在授衔时,他成为了上将。在57位开国上将当中,萧克是最接近大将的一位。

授衔时组织上预授大将15人,后来把大将名额缩减为10个,于是包括他在内的5个人都落选大将,成为了上将。而且特意把萧克放在开国上将第一位,毕竟资历就摆在那儿。

第一中将:徐立清

徐立清来自有名的''将军县''安徽金寨,土地革命战争中,一直在红四方面军系统任职,参加了鄂豫皖、川陕苏区反“围剿”斗争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。曾在红四方面军担任过军政治部主任、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等职。抗日战争时期,担任过八路军129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。

解放战争中,徐立清在西野(一野)系统任职,担任过纵队政委、兵团政委等职。建国后徐立清担任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,是评衔工作负责人之一,本来以他的任职经历和职级(正兵团级),完全能授上将,而且他本来就在上将名单中,但为了表示大公无私,徐立清主动辞掉了上将,成为了唯一的正兵团级中将,而且排在中将的第一位。

第一少将:解方

解方出身东北军,参加革命很晚,他1940年才正式加入八路军,而且完全缺席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,这是他革命经历上的“硬伤”。解方虽然经历了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但他是抗日战争已经打了好几年才投身八路军的,这些经历都导致他的军衔不可能太高。

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,解方出任志愿军参谋长。52年评级时是准兵团级。按照授衔规定,准兵团级干部原则授予中将,只有解方等极个别人是少将。考虑到他曾经出任志愿军参谋长这样的要职,于是组织上把他放在了第一少将的位置上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ag9久游会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Powered by365站群